曾经困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一个问题是,如何在不同的聆听场景中获得一致的高品质音乐体验。比如家里有一套不错的音响系统,出门时则依赖便携播放器与耳机,但两者之间的割裂感总是无法避免。Astell&Kern PD10 及其专属底座的出现,似乎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。它不仅仅是一台播放器,更试图成为连接不同音乐生活的纽带。
PD10的包装设计十分精致,这一点无需赘述。播放器的设计也是非常精美,本体采用了不锈钢与玻璃的拼接设计,侧面拉丝工艺与镜面按键形成鲜明对比,在光线下折射出简约而丰富视觉效果。它告别了AK经典的音量滚轮设计,回归到方正的造型,实体按键操作起来清脆紧致,单手操控变得异常便捷。
那个专属的Cradle底座,以其斜向切削的圆柱造型和精致的做工,静静躺在另一个相同尺寸的盒子里,仿佛在暗示这将是一段不同寻常的音乐旅程。
作为随身设备使用时,PD10给人最直接的惊喜是它的续航。长达15小时的播放时间,让我不再为每日充电而烦恼。它的Smart Gain功能仿佛一位懂我的老友,插入不同阻抗的耳机时自动匹配增益模式,无需手动调节就能得到最佳驱动效果,同时也避免了误操作损伤耳机或听力的风险。声音表现上,PD10呈现出温暖宽松的特质,人声位置贴脸且充满感染力,驱动我日常使用的各类耳塞和部分头戴式耳机都显得游刃有余。
当我把PD轻轻放入底座的瞬间,那“嗒”的一声清脆连接声,带来了一种莫名的仪式感。底座背面的XLR平衡输出接口,让我可以轻松地将PD10连接到家庭音响系统。通过底座播放时,声音的表现发生了显著变化——声场更加开阔,动态范围更为宏大,低频能量感扑面而来。播放音乐的体验也是无需过多的干预,播放器可以把一切都处理好,即便是很复杂的内容,高中低音也会井井有条。
PD10真正融入我日常生活的是其强大的网络音频整合能力,这让它可以轻松和其它设备交互,不需要再去手动拷贝粘贴,浪费存储,高品质音乐信号经Wi-Fi直入PD10解码,然后由前级和功放驱动音箱发声。钢琴触键的重量感与现场观众的咳嗽声方位分明,这种现场还原能力明显优于PD10作为DAC用USB直连电脑播放的表现。
夜深人静时,我还可以利用AirPlay2等功能将手机中的歌单推送到卧室的智能音箱里面,实现不同房间的音乐共享。PD10的蓝牙5.3支持LDAC等高清编码,即便在无线连接状态下,也能保证不错的音质表现。
PD10能够实现这样的全场景体验,离不开其内在的技术实力。它全球首发了AKM全新的旗舰级电压输出芯片AK4498EX,采用HEXA音频架构——两颗AK4191EQ芯片专门处理数字信号并消除噪声,四颗AK4498EX DAC芯片构建完全隔离的模拟信号处理通道。这种数字模拟分离架构大幅提高了播放器的性能上限,保障了纯净无瑕的声底。
6英寸全高清触摸屏提供了流畅的操作体验,AK Connect功能让我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遥控播放器,摆脱了传统播放器必须机身操作的束缚。LED指示灯会随播放曲目的位深度变换颜色,直观显示当前音频规格,这种细节处的考量体现了设计者的用心。
使用PD10一段时间后,最打动我的不是极致的参数表现,而是那种在不同场景间无缝切换的自由度。早晨出门前,我将PD10从底座中抽出,插入耳机继续聆听昨夜未尽的乐章;白天在办公室,它又能驱动各种头戴式耳机表现出色;晚上回家,轻轻放入底座,它又成为家庭音响系统的核心音源。这种体验的连贯性,彻底消弭了随身与台式设备间的割裂感。
Astell&Kern通过PD10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未来高端音乐播放器可能的发展方向——不再将用户按使用场景割裂成“随身党”与“台式党”,而是用一款产品消融了物理界限。当音乐能够如此自然地在不同场景间流动,我们或许才能真正专注于音乐本身,而不是设备之间的切换与调整。
仪式感开箱外观材质优化:皎月白涂层+磨砂防滑纹路,磁吸充电舱盖下藏有...
如何提高电脑的散热能力?选择风道好的机箱,根据情况选择风冷或者水冷,...
要说现在网络上什么最火?当然是AI人工智能了!小到AI对话、AI绘画...
在DDR4时代,三星很火。不过现在是DDR5的时代,海力士内存火了,...
最近入手了一块铭瑄新出的ITX主板,做工还不错,性能也很不错,非常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