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收到了ooopusX未知作品Op.24耳机,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又长又拗口,取名似乎还很有深度,乍一看是不是哪位节奏大师出了新作,然后再结合机甲风的外观,各种层面的激情冲击,很难不让人怀疑它只是来赚眼球的。但当我深度体验过后,发现它并不只是奇葩的取名和极具科幻的外观那么简单哈哈,这货的调音很有一套!好了废话不多说了,直接进入正题。
包装盒本身确实没啥可聊的,普普通通,但里面的配件倒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!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耳套——居然一口气给了6对!说实话,以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来讲,一对耳套真的可以用很久很久,平时注意清洁、不丢不坏的话,用个一年半载完全没问题。这下好了,6对这得用到猴年马月呀......。
说实话,这几对耳套仔细一对比,还挺有意思的。白色的那款看起来普普通通,上手一摸,手感确实会稍微硬一点,给人一种比较耐用、但可能没那么贴合的感觉。
而透明的套子感觉就不一样了,明显感觉用料挺不错的,软软弹弹的,像那种质量很好的果冻材质。最关键的是,两种耳套凑近了闻,都没有任何异味,这点必须给个好评,毕竟是要入耳的东西,用料安心才是第一位。
本人对这种透明插头真的是没有丝毫抵抗力,材质是无氧铜镀银,颜值很高,也属于是比较柔软的一类线材。
好啦来看看耳机本体,这个耳机的外型设计是科技感满满的“机甲”风格,它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玩儿过的强袭高达~,细节做工包括喷涂,都是相当OK的。单个耳机重量大概是5.2g,佩戴舒适度方面大可放心,这年头如果人体工学都整不明白,那就不用出来卖了~_~
我猜你们第一眼看见Op.24,魂儿肯定就是被它的颜值勾走的!但这家伙可不只是什么“偶像派”,最硬核的本事,全藏在声音里!你们应该已经注意到耳机上那个突出的小圆钮了,它不是装饰,而是个能切换声音的开关,官方叫它“Tunable Acoustics 物理调音旋钮”,这玩意儿直通到内部的分频器开关,重点来了:这可是他们家的独家专利,是那种能让同价位对手无法抄袭的“大杀器”!
这款售价仅299元的耳机,在单元配置上同样显得诚意十足,甚至可以说有些“超标”。它采用了单边2圈4铁的单元组合,在这个价位段实属罕见。
耳机内置了10mm与8mm双动圈,采用同轴布局,振膜则使用复合碳纤维并搭配硅胶悬边,两者协同工作,专门负责低频的渲染,确保了量感与弹性的兼备。另外4颗动铁单元则各司其职,分别精细地处理中高频与极高频信号,通过精密的分频电路整合,共同实现了整体细节解析力的显著提升。
最后简单聊聊音质方面的问题,Op.24的两个模式,阻抗是不同的:模式1是15欧,模式2是27欧,总体上来讲对于前端的要求都是不高的,我自己试了一些非常入门的小尾巴也能达到理想状态。接下来我使用audirect ATOM4聊聊主观感觉。
简单来说这两种调音模式的风格差异,可以说拿捏得十分到位,绝不是“为了不同而不同”的花架子。
模式1 :作为出厂默认调音风格,它显然是个“聪明人”,它主打中高频突出的「通透感」,声音线条干净利落,解析力表现尤为亮眼,堪称“细节控的福音”。我在试听日本歌手宇多田光的《First Love 》时,能立刻感受到它的讨喜之处:人声位置靠前且清澈透亮,仿佛歌手就站在你面前演唱,而令人不快的齿音则被处理得相当克制,听得十分舒服。
模式2:该模式下的Op.24瞬间化身“氛围感神器”!此模式下,中低频量感得到显著增强。播放摇滚或电子乐时,双动圈单元仿佛“火力全开”,低频下潜极深,鼓点既厚重又扎实,回弹干净利落;贝斯的弥散感恰到好处,轻松营造出包裹感强烈的现场氛围。与此同时,高频则聪明地适当弱化,有效避免了长时间聆听的疲劳与刺耳感。
最后做个总结吧:Op.24没有选择面面俱到,反而非常聪明地做出了取舍:以六单元声学架构夯实基础音质,再凭借独创的物理调音旋钮赋予一机双声的体验。尽管在部分外观材质上有所控制,但其在核心听感上展现出的完成度,足以让它在2025年的入门市场中占据一个“高性价比推荐位”。如果你是一位注重实际听感、不愿为浮夸溢价买单的理性烧友,那么Op.24所带来的这份“超预期体验”,无疑会让你感受到原来好听,真的可以不贵!
仪式感开箱外观材质优化:皎月白涂层+磨砂防滑纹路,磁吸充电舱盖下藏有...
如何提高电脑的散热能力?选择风道好的机箱,根据情况选择风冷或者水冷,...
要说现在网络上什么最火?当然是AI人工智能了!小到AI对话、AI绘画...
在DDR4时代,三星很火。不过现在是DDR5的时代,海力士内存火了,...
最近入手了一块铭瑄新出的ITX主板,做工还不错,性能也很不错,非常适...